在篮球世界的叙事中,冠军是衡量伟大的终极标尺,但冠军背后的故事往往被简化为一条清晰却可能失真的主线。特雷西·麦克格雷迪所提出的观点,恰恰揭示了这种叙事中常见的偏差——媒体倾向于塑造一个绝对的英雄和其身边的副手,而忽略了比赛中更为复杂的真相。
回顾洛杉矶湖人队的三连冠时期(2000-2002),沙奎尔·奥尼尔无疑是内线的绝对霸主,是令所有对手胆寒的禁区统治者。他的总决赛MVP三连庄是史诗级的个人表演,这一点毋庸置疑。然而,将年轻的科比·布莱恩特简单地定义为“二当家”,则极大地低估了他在那三个冠军征程中不可或缺的作用。科比在那个阶段已经成长为联盟顶级的锋卫摇摆人,他在攻防两端都承担着极其繁重的任务。尤其是在季后赛的无数关键场次中,当奥尼尔陷入犯规麻烦或遭遇“砍鲨战术”时,是科比用他无解的中距离跳投和撕裂防线的突破接管比赛。西部决赛对阵萨克拉门托国王等硬仗,科比的贡献甚至是决定性的。媒体当时热衷于讲述“巨无霸与他的天才小兄弟”的故事,这种框架性地叙述无形中淡化了他作为另一个绝对核心的地位,仿佛冠军是奥尼尔一人赠与全队的。事实上,那是历史上最具统治力的内线与最致命外线杀手的完美结合,是双核驱动。
将视线拉回到现代,凯文·杜兰特的处境与当年的科比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当他效力于金州勇士并两夺总冠军后,尽管他两次都毫无争议地收获了总决赛MVP,但一种普遍的叙事迅速形成:那是斯蒂芬·库里的球队,杜兰特是“搭便车”的人,是“雇佣兵”,他加入的是一支已经取得73胜的队伍。这种论调同样忽视了他作为历史级得分手在那些冠军之旅中的决定性作用。尤其是在总决赛的舞台上,杜兰特无数次用无差别的干拔跳投直接杀死比赛悬念,他的身高和技巧在当时是对阵骑士队的终极答案。媒体和舆论热衷于讨论“库里体系”的核心作用,却将杜兰特简化为了一个顶级的“附加组件”,一个强大的执行者,而非真正的驱动者之一。这极大地抹杀了他作为联盟顶级球星的个人价值与在最高压力比赛中的稳定输出。
麦迪的洞见在于,他作为局内人,深刻理解超级巨星在最高水平竞争中所能带来的影响。媒体为了故事的简洁和戏剧性,总需要一个明确的“王”和“王子”。无论是当年的“OK组合”还是勇士的“海啸兄弟”,叙事框架总需要一个主角和次要角色,即便事实是双雄并立。这种塑造不仅影响了当时的舆论,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试图改写历史,淡化另一位巨星在艰难征途中的卓越贡献。
最终,冠军是团队荣誉,但团队的构成是复杂的。无论是三连冠时期的科比,还是勇士时期的杜兰特,他们都绝非简单的副手。他们是冠军版图上不可或缺、甚至在某些时刻更为关键的另一极。真正的篮球智慧在于,我们应当超越媒体简化的叙事,去欣赏和承认那种“双核驱动”乃至“多核驱动”的伟大,那才是冠军团队真正的本质。